0
  1. 最新发布/

省略问候语的邮件:提升营销参与度与点击率

“无称呼”邮件趋势:为什么顶级品牌放弃“Hi [Name]”而选择直接切入以提升参与度 #

你知道那种打开邮件、满心期待会有好东西,结果却看到“嗨 [姓名]”的感觉吗?就像,是的,你知道我的名字,但你了解我吗?你知道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吗?

老实说,很长一段时间里,“嗨 [姓名]”是邮件个性化的黄金标准。我们都被教要这么做,而且这也说得通——看起来很私人,对吧?但最近,如果你像我一样,你可能注意到一些变化,尤其是在那些真正擅长邮件营销的大品牌中。他们经常省略寒暄。

没有“嗨 [姓名]”。没有“希望你这一周过得愉快”。只是……直接切入主题。

你知道吗?这很有效。

这种“无称呼”邮件趋势并不仅仅是写作风格的怪异选择;它是一种策略,源自拥挤的收件箱、日益缩短的注意力时长,以及对什么才是真正的个性化有了更成熟的理解。如果你是小生意主或营销人员,想在嘈杂中突围,这个趋势你绝对需要了解。因为它可能就是你下一次活动的秘密武器。

下面来看看为什么会这样以及你该如何应用它。

收件箱超载:为什么每一秒(和每一个字符)都很重要 #

先想想你自己的收件箱。它像丛林,是吧?通知、简报、促销、私信——所有这些都在争夺你的注意力。坦率地说,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在扫读,而不是细读。我们在寻找即时价值,那种能告诉我们“这值得我花时间”的小火花。

这正是传统称呼开始失灵的地方。

插图

当你打开邮件,尤其是在手机上(说实话,我们大多数人现在都是在手机上查看邮件),前几行就是一切。它们决定成败。如果这些宝贵的行被一个通用的“嗨 [姓名]”占据,你实际上就浪费了重要的版面而没有提供任何真正的价值。

这就像走进一家店,看到的不是令人惊艳的商品陈列,而是一个机器人在说,“你好,[顾客姓名],欢迎光临我们的店。”你会想,“好吧,谢谢,但好东西在哪里?”现代受众耐心有限,说实话,他们已经被训练成这样。我们想要的是好东西,而且要现在就给我们。

这并不是要无礼,而是要高效。是尊重读者的时间,从一开始就直接给出——价值。

超越“嗨 [姓名]”:重新定义个性化 #

事实是:仅仅在邮件里插入某人的名字已经不是真正的个性化了。那只是基本的合并标签。那是被期待的。如果这是你唯一的个性化手段,有时反而会显得……不够贴心。像是群发邮件努力装作是专门写给你的。

真正的个性化,也就是能真正建立连接并驱动行动的那种,需要更深入。它是把正确的信息正确的时间发送给正确的人

这样想:

  • 对受众按兴趣、过往购买或参与度进行分组?那就是个性化。
  • 在有人放弃购物车或多次浏览某商品时触发邮件?那就是个性化。
  • 根据他们的浏览记录或类似客户的购买为其推荐商品?这才是真正的个性化。

这些策略表明你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旅程、他们的生活。简单的“嗨 [姓名]”与之相比黯然失色。当你使用强大的分组和自动化功能时,你传递的内容本身就是个性化的问候。信息本身就是个性化的问候。它在说:“我知道你感兴趣的是什么,我有对你有价值的东西。”

插图

“无称呼”邮件长什么样? #

好,那我们不再用“嗨 [姓名]”。那我们放什么?答案很简单:价值。

想象一个主题行是:“您的20%折扣码在邮件里!”那邮件的第一行应该是什么?不应该是“嗨 [姓名]。”而应该是:

“这是您的20%折扣码:SAVEBIG20。立即购买,所有新品立减!”

看到了吗?没有废话。立刻兑现承诺。

或者像 Morning Brew 或 The Hustle 这样的品牌的简报。他们常常以类似的句子开头:

“早上好!这是你今天需要了解的市场动态。”

或者:

“本周的 AI 深度解析来了。你不想错过我们对[具体新闻]的看法。”

直接、充满自信,并且尊重读者的时间。它立刻告诉他们为什么要继续读下去。就像一个好朋友因为知道你很忙而直接切入正题——他们相信你会欣赏这种直率。

强有力的“无称呼”开头的关键要素:

  1. 重申主题行的承诺:兑现你已经设定的期望。
  2. 直接切入核心信息:你最想让他们知道或做的是什么?
  3. 提出吸引人的问题: “在为[痛点]苦恼?我们有解决方案。”
  4. 陈述大胆的声明或洞见: “我们的最新研究显示 X,这对你意味着什么。”

让首印象以内容取胜,而不仅仅是礼节。

好处:为什么要切换? #

除了显得更现代之外,采用这种“无称呼”方法其实能为你的邮件活动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 提升互动(打开率与点击率):当主题行有吸引力,邮件首行又立刻兑现承诺时,人们更可能继续阅读,关键是更可能点击。减少摩擦,增加行动。
  • 更佳的移动体验:在移动屏幕上每一个字符都很宝贵。删掉不必要的称呼意味着更多核心内容可以出现在首屏可见范围内,让读者更快抓住价值要点。
  • 更强、更自信的品牌语气:直接、以价值为先的方法传递出自信与权威。它告诉受众你尊重他们的时间,确实有重要内容要分享,而不是靠寒暄来掩饰。
  • 更好的投递表现(可能):虽然不是直接原因,但持续提供价值并能吸引订阅者的邮件更不容易被标记为垃圾邮件。高互动向邮件服务提供商发出信号,说明你的内容受欢迎。(而拥有一个积极维护域名声誉并过滤无效地址的平台对投递表现也有巨大帮助。)

如何测试“无称呼”方法(可操作的步骤) #

听着,我不是说你应该明天就把所有称呼全部删掉。那样做不负责任。现代邮件营销的美妙之处在于你可以测试一切

下面是你该如何入手:

  1. 开始做 A/B 测试:这是必不可少的。挑选一个受众片段(或几个不同的片段),运行简单的 A/B 测试。
    • 版本 A:你传统的“嗨 [姓名]”称呼。
    • 版本 B:一个“无称呼”版本,直接跳到你最吸引人的消息或优惠。
  2. 监控关键指标:不仅仅看打开率。跟踪点击率、转化率(如适用),甚至回复率或退订率。打开率上升而点击率下降可能意味不同的问题,必须全面衡量。
  3. 考虑语境:这种方法可能对某些类型的邮件更有效。
    • 促销邮件或限时抢购:非常适合“无称呼”。直奔优惠!
    • 简报:通常也很适用,尤其当你的主题行非常具体时。
    • 事务类邮件(收据、发货更新):这里可能仍然适合保留标准且礼貌的称呼。
    • 欢迎流程:你可能仍想在第一封邮件里用更温暖、传统的称呼来建立关系,然后在后续邮件中转向“无称呼”。
  4. 为测试做受众细分:你的受众并非单一群体。更年轻、更习惯数字化的受众可能更喜欢直截了当,而一些年长的受众可能仍偏好传统语气。对不同细分做测试,找出共鸣所在。
  5. 打磨你的首句: “无称呼”邮件的艺术在于把开场句写得无法抗拒。把在首句上投入的时间和写主题行一样多。让它简洁、有价值、清晰。

这不是万能适配的方案,但它是你工具箱里强有力的一项。判断它是否适合你的受众,唯一办法就是测试、学习并调整。

邮件的未来是直接而有价值的 #

归根结底,这股“无称呼”趋势并不是要变得冷漠或不近人情。其实恰恰相反。它关乎一种更深层、更成熟的个性化——尊重受众的时间、理解他们的需求,并立即提供价值。它是用更少的客套换取更直接、更诚实、最终更有效的订阅者关系。

所以下次你在写邮件时,停一下。你真的需要“嗨 [姓名]”吗?还是你可以直接进入精彩部分,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明确告诉他们为什么要继续看下去?现代收件箱在要求这一点,而你的参与率或许会因此感谢你。

插图

如果你在寻找一个能让你测试这些策略、追踪表现并确保邮件真正到达收件箱的平台——嗯,你知道该去哪儿了。获取这些洞察并拥有可执行的工具,才是真正推动效果的关键。